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 (1)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調查,台灣勞工每年的工時在全世界排名第四高,比起平均值多出46個工作天(1),努力工作固然展現出台灣人的靭性,但長期過勞及缺乏足夠的休息,勢必影響身心健康,甚至造成家庭及社會問題。

我們不時可以看到新聞報導某大公司的高階主管或某大醫院名醫突然生病去世或自殺,然後大家一陣唏噓英年早逝之後,繼續走回工作崗位前仆後繼。因此在這裡想跟大家回顧及分享一下一個新的主題 - 過勞(Burnout)症候群與憂鬱症,希望能喚醒大家對健康的重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接下來陸續的幾篇文章,我們要介紹一下什麼是過勞症候群,什麼是憂鬱症,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症狀是否有辦法區別,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是否有相關性。

首先談談什麼是過勞症候群?
過勞症候群在台灣應該不罕見,但卻常被民眾及醫療人員忽略,這個名詞雖然在1970年代就已出現,但一直沒有很好的共識,目前對於過勞症候群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包括三大層面:
1.      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 情感枯竭,身體過度負荷,缺乏精力,及情緒低落
2.      工作倦怠(Cynicism or depersonalization對工作表現出疏遠、冷漠的態度,因缺乏工作動機而想退出工作
3.      缺乏專業效能(Lack of profession efficacy): 缺乏自信,感覺不適任及能力不足

過勞症候群是長期過度的工作壓力累積的結果,也就是工作要求超過個人的因應能力,造成長期適應失調。過勞症候群並非短期壓力造成的,雖然它被認為跟壓力引起的腎上腺皮質醇過低有關。就職場的角度來看,過勞症候群跟曠職、勉強上班(Presenteeism)、較差的工作表現、職場流動率、慢性工作失能、及失能津貼有關。過勞症候群被證實可以預測嚴重傷害、失眠、冠狀動脈疾病、及因精神或心血管疾病住院,此外,也跟加速老化及死亡有關。

過勞症候群的倦怠源自於接踵而來、永無止境的要求,經常發生在處事效率極佳且對工作要求很高的人。過勞症候群由於缺乏清楚的定義,很容易跟憂鬱症混淆,因此有些國外學者警告在醫療上儘量避免使用過勞這個標籤,因為可能會忽略了憂鬱症的治療或提供了不適當的治療。因此,接下來我們要來介紹一下憂鬱症。

參考資料: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部落格開張歡迎造訪及投稿


很高興要回台灣了,不久後就可以再看到台灣的朋友們!

去年八月關閉心靈園地網站時,我們編輯群擔心有些長期待在心靈園的的忠實網友們是否會「受不了」,所以花了些時間來告知這個訊息,也訂了一些緩衝期讓大家可以接受心靈園地的服務會慢慢停掉,我們也請專家及網友們共同寫了一些文章編成了紀念專刊,把大家的足跡變成美麗的回憶, 同時建議原來在園地求助的網友去尋找適合的求助管道,並檢視一下身邊的支持系統,務必要找到可以分享及支持的親友,如果有任何困難,一定要求助專業人員,這些對網友們的呼喚,希望有達到一些效果,這是我們最在乎的事了!

現在心靈園地已經關閉8個月了,我們二百多位駐診專家也許有些人有所異動,但應多仍在各地提供專業的服務,而我更關心的是園地的五萬多位心靈之友現在不知道過地好不好,因為人力及財力的問題,很抱歉沒辦法繼續提供網路服務給你們,希望你們現在的身心是健康快樂的,或者正在接受治療持續進歩中!

目前我想到可以跟大家互動的方式就是使用部落格,用這個方式來跟大家見面是方便且免費的,不用請人去維護網站,不用花錢去租頻寛,雖然無法像心靈園地功能那麼強大,但至少可以寫一些文章或抒發一些心得來跟專業人員討論或與民眾們分享經驗,也能連結到一些駐診專家們的網站,像陳震宇主編的昱捷診所,王浩威醫師的華人心療網,王智弘教授的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葉紅秀醫師等,讓原來的網絡仍可以某種型式繼續存在。我想王教授的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應該是目前最好的整合平台了,而我這個初創的部落格就當作是一個溫暖的小窩,雖不豪華,但很用心,歡迎大家有空來逛逛、留留言,雖然沒有山珍海味,但絕對會端出家裡最好的茶點來招待客人。

我之後會不定期地貼出文章跟大家分享,主要是關於精神、心理、心靈、樂活、藝術、旅遊等文章,既然是小棧,我們的主題與形式就隨意,也歡迎朋友們提供好文讓我轉載推廣,只要跟健康、樂活有關的主題,不論專業人員寫的專業文章,或者是格友寫的個人心路歷程,都很歡迎,但因為是個人部落格,所以風格取向及文章內容的取捨就完全取決於我個人的判斷了!

歡迎大家按右邊的G+或每篇文章下方的讚!(有FB/G+/Twitter/Blog/Gmail等許多選項可以按) 讓我可以看到舊雨新知們!謝謝!

林朝誠